據一線養殖戶透露,2021年下半年至今,養豬大省河南、山東等地的中小型養豬散戶已退出70%,而廣東省非瘟前后,散養戶也從52萬家已銳減到15萬家,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型養豬場。截至目前,官方數據顯示,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市場占有率已提升至60%,前20強頭部豬企的市場占有率也已超過20%。難道中國養豬業未來注定是規模場的“天下”?中小散戶還有沒有出路?我國養豬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模式?
中小型散戶加速退出,規模豬場迅速擴張
不得不說,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催化下,近幾年中國養豬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市場淘汰機制的推動,還是官方力求豬市穩定發展的助推,中國養豬業正在大步向集約化、規模化邁進。
這個結果有數據為證,經查,2018年,出欄量最大的豬企為溫氏股份,全年出欄量為2230萬頭,排名第二的則是牧原股份的1103萬頭,隨后是正邦科技的554萬頭和新希望的310萬頭。前20強豬企的總出欄量為0.677億頭,占比當年全年總出欄量的9.76%。
2022年養豬業現狀如何?
2022年養殖業現狀簡單來概括就是還是能賺錢的,只是競爭更加激烈了。原因在于:
首先生產成本方面,人工、飼料、獸藥等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同時伴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逐步穩定,生豬產業勢必會趨向薄利,而此時,生產成本的增加或將進一步侵占豬場利潤。
其次產銷模式方面,現在國家對于活豬調運對物流運輸車輛及監管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尤其是當下疫情的影響。而且油價也在不斷上漲,這也意味著運輸成本會大大增加。
最后養殖端方面,規模養殖天生具有成本優勢,更享受更多補貼,最重要的是面對養殖風險和虧損,有很多的金融工具可以兜底。而在這方面,中小散戶處于明顯劣勢,或將淘汰出局。
因此,2022養豬業雖然沒有前幾年那樣高價豬肉賺錢了,但消費需求還是在的,畢竟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只是說現在的利潤可能會低上不少,但一些規模養殖大戶,養殖技術好,風險把控好,生豬品質高,還是可以賺錢的。
關鍵詞: 養豬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養豬業現狀分析 養豬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 養豬業發展現狀 養豬行業現狀 中國養豬業現狀分析 養豬業發展前景 養豬行業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