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施工一線,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各行各業生產一線,機聲隆隆,工人忙碌;保障企業一線,靠前服務,護航發展……人勤春早,荊楚大地在一派忙碌景象中迸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資料圖)
建設忙:“每天要在工地走3萬多步”
1月30日,湖北宜昌。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揮舞巨臂,車輛來回穿梭。
該項目總投資約60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形成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能源管理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大型新能源鋰電池產業基地,有望帶動就業超過2萬人。
圖為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工地。(受訪者供圖)
“項目一期在1個月前完成了電芯生產車間、試制車間等33棟單體建筑封頂。為讓項目早日投產,我們春節期間也沒停工。”中建三局一公司項目經理楊立介紹,目前1500名工人正抓緊推進樓內的二次結構施工。作為項目總指揮,楊立每天要穿梭于不同施工片區,督查進度、指導施工。“每天要在工地走3萬多步。”他說。
火熱的工地,孕育發展的動能。1月31日,湖北省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506個、總投資1.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460億元,分別比2022年同期增加593個、1365億元、779億元。
從工業到農業,以高質量項目為牽引,湖北實實在在謀劃實施一批含金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
春節假期剛過,云上牧歌(襄陽)萬頭奶牛智慧產業園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現場投入施工機械設備約130臺。目前項目場平工程已完成25%。
圖為云上牧歌(襄陽)萬頭奶牛智慧產業園工地。(受訪者供圖)
“我們正加快施工步伐,爭取年內投產。”云上牧歌(襄陽)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永福告訴記者,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生鮮乳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并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生產忙:“生產線24小時運行”
建設工地上熱度不減,生產一線也是熱火朝天。
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30條生產線全部開啟。2022年剛投產的國六10升發動機缸體、缸蓋高端智能化生產線上,機器人正在對發動機缸體原料進行流程化操作,不到20分鐘,就完成一個發動機缸體的加工。
“我們現在訂單‘飽滿’,1月份預計產量達20萬件,銷售額同比增長12.5%。”該公司副總經理李雙慶表示,今年公司生產銷售形勢好,訂單量增長主要體現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業務上。“為趕訂單,目前企業30條生產線中有20條生產線是24小時滿負荷運行。”李雙慶說。
圖為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受訪者供圖)
起步即沖刺,實干開新局。湖北省宜城市萬眾紗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鉚足干勁忙生產。
“訂單已排至2023年第二季度,目前公司700名員工正滿負荷生產,確保按時完成訂單。”該公司總經理詹東征介紹,隨著訂單回暖,公司今年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第三分廠,并全部用上智能化生產線,為企業發展爭取主動。
保障忙:“坐專車過來選崗位”
連日來,在襄陽市襄州區和棗陽市,一輛輛載著返鄉人員的“選崗大篷車”開進當地多個工業園區,實地探訪企業,挑選崗位。
針對節后企業用工需求增加,襄陽市人社部門提前謀劃,為返鄉人員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打通“快速通道”,同時幫助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步伐。
“以前是企業選擇我們,今年是我們選擇企業,坐專車過來選崗位。”襄陽市襄州區朱集鎮的返鄉人員韓榮在選崗過程中看中一家企業,現場交流后便簽約,留在家鄉發展。
為確保企業能開足馬力生產,湖北各地各部門靠前服務,主動上門為企業排憂解難,幫企業減負擔、增動力。
“這次上門輔導太及時了,開年就收到了200多萬的留抵退稅‘大禮包’。這筆錢將用于進一步改善服務條件,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武漢兩江輪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操說,“兩江游覽”是武漢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剛過去的兔年春節假期,兩江游輪客運量同比增長1.5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倍。
為幫助企業跟上經濟回暖的步伐,及時緩解營運資金的壓力,武漢市江岸區稅務局的工作人員在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便主動來到武漢兩江輪渡有限責任公司,點對點地進行留抵退稅政策宣傳輔導,確保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消費回暖,加上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更有底氣和信心了。”吳操說。(記者徐海波、侯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