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里商圈。 錦江區商務局供圖
【資料圖】
2022“川渝好物進雙城·精品川貨重慶展銷周”系列活動。 成都市商務局供圖
都江堰的青城雪芽、邛崍的有機獼猴桃、金忠食品生產的臘肉……元旦假期,不少重慶市民在觀音橋購買了來自成都的年貨。近日,2022“成渝雙城消費節”正在成都、重慶兩地火熱進行。這期間,成都市商務局精心組織了“成都造·成都味”特色地標產品品牌企業和特色食品龍頭企業,赴重慶參加2022“川渝好物進雙城·精品川貨重慶展銷周”系列活動。
2022“成渝雙城消費節”在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舉辦,以活動提振川渝人民的消費信心,加快消費復蘇。
作為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對城市經濟、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眼下正是消費的黃金時段,成都將充分利用春節等節日消費旺季,舉辦2023新春歡樂購,聯動重慶開展成渝雙城年夜飯、年貨節等促消費活動,發動市場主體推出具有針對性的讓利促銷活動,持續滿足城鄉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川渝聯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2022年12月28日晚,2022“成渝雙城消費節”暨2023“愛尚重慶·迎新消費季”在重慶解放碑步行街中心廣場正式啟幕,一批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消費新場景在啟動儀式上通過視頻方式發布。活動期間,川渝兩地市民前往這些消費新場景吃、喝、玩、樂、游、購、娛,均可享優惠。
2022“成渝雙城消費節”以“雙城迎新·暖心樂購”為主題,聚焦成渝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推介解放碑—朝天門商圈、重慶光環購物公園、大九街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區、交子大道、玉林東路特色商業街區等成渝兩地20余處代表性新消費場景。
此外,2022“成渝雙城消費節”突出“千企萬店鉅惠、千家萬戶團圓、千山萬水暢游”三大主題,發布重慶、成都兩地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平臺、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企業惠民暖心促銷活動,以及成渝雙城21條冬季惠民旅游線路。
另外,成渝雙城也注重聯動促銷,比如成都市錦江區將開展“錦上添花·渝見美好”文旅消費生活季系列活動,分階段發放300萬元線上住宿滿減消費券及100萬元酒店促消費活動補貼,聯動景區直通車,面向重慶市民每天送出限量免費從錦江區出發的景區直通車往返票,發布“樂游錦江”研學品牌及首批研學課程,舉辦2022成渝城市露營嘉年華和2022成都(錦江)體育嘉年華等。
“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只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場景營城和品牌立城,成都將加快建設彰顯公園城市特質和天府文化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一步增強消費對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拉動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品牌。
消費節只是成渝商務領域聯動的案例之一。2022年12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暨成德眉資同城化電商品牌發展資源對接會在成都舉行。雙方聚焦兩地特色產品,通過主題交流、展示對接、項目簽約等形式,集結川渝地區10個產業帶,形成在新電商領域的合作機制,促進川渝電商新業態共同發展。
資源對接會現場進行了一批重點項目簽約。活動舉辦期間還設立了川渝電商精品展,優選川渝地區特色產業帶、地標產品、地域農產品,邀請主播參觀考察、選品對接。
值得關注的是,現場還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商合作建設行動計劃”,包括成渝產品展示雙中心計劃以及成都簡陽與重慶大足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商務合作示范雙基地行動計劃等。
其中,成都簡陽市將以功能區為載體,通過建立共建共享機制,建立區域公共服務體系和共享平臺,打造電子商務生產圈;重慶市大足區將重點通過電商發展帶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帶動傳統企業更好使用互聯網+新零售,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攜手共建電商合作示范區。雙方將暢通兩地跨境、社區、產業等區域合作,共同打造川渝電子商務“品牌IP”。
“打造消費示范新場景、山水田園等文商旅體農融合消費場景,推進商圈、步行街等有機更新,以生態價值轉化場景為抓手,促進在地資源國際化。”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展多元綠色新消費,打造一批城市綠色、綠道藍網示范項目和社區商業中心,迭代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提升發展數字消費。營造國際消費新生態,出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支持政策,舉辦國際美食節、“成渝雙城消費節”等活動,打造“成渝雙核消費”全新IP。
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新定位是“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關鍵詞有兩個,“巴蜀特色”和“國際消費目的地”。
“巴蜀特色”就是強調地方特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多次出現“品牌”二字,比如,促進經典川菜、蓋碗茶、重慶火鍋等餐飲產品品牌化;支持重慶、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費品牌。在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實現上述定位的關鍵是“兩城的互動”。
對成都來說,當前要推動具有成渝雙城特點的消費場景實現優勢互補、功能錯位、整體推廣、整體成勢,關鍵是要多做“1+ 1>2”的工作,把兩個極核城市的商業功能、服務功能做得更強。成渝兩地產業結構各有優勢,同時周邊地區還具有廣闊的腹地市場,對擴大內需,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意味著,擴大內需將成為成渝合作的關鍵詞。成渝注重場景建設,特別是商圈的互動建設,實現重要促消費活動、國際展會活動,以兩城共辦、輪流舉辦等多種方式,放大成渝消費目的地IP的影響力,把成渝一小時經濟圈打造為一小時消費圈,打造成區域性品牌。
開業不久的成都SKP就是成都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的生動案例。
經過兩年多的前期準備,去年,成都SKP項目終于揭開“面紗”。據悉,成都SKP引入全球超1300個一線品牌,涵蓋222個首店品牌。同時通過SKP自營買手團隊,從全球范圍引進更多的時尚先鋒品牌進入成都,與世界時尚潮流同頻,用頂級服務引領消費升級。
來成都SKP購物的市民感慨:“品牌非常多、非常齊全,消費者不僅能在IFS、太古里購物,也能來南邊的SKP購物。”
2022年底,成都SKP和招商大魔方的接連開業,正加快聚集交子公園商圈片區的商業新場景、消費新業態,并與商圈內已有的環球中心錯位發展,為交子公園商圈帶來更多元的業態,覆蓋更廣的消費群體。
要實現成為國際消費目的地的目標,最終要靠一個個項目、一條條特色街區、一個個商圈,以及一個個國際供應鏈龍頭企業,在成渝兩地形成集聚,形成強大功能,惠及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
一些更細化的工作舉措已經明確。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范項目推進辦專職副主任李玉萍介紹,成都將在2023年培育創建示范和特色消費場景16個,改造提升文殊坊、萬象城等8條省級步行街,培育3個省級電商新業態基地,推進邛崍市、蒲江縣等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引培品牌首店500家以上。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成渝聯手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前景可期。成都將整合成渝兩地優勢消費資源,聯合舉辦“成渝雙城消費節”、成渝商圈發展論壇等活動,聯合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成渝雙核消費”全新IP,加快推進有巴蜀特色的文化旅游走廊和國際消費目的地建設。(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