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17日下午,在海拔近2500米的阿壩州松潘縣鎮江關鎮,最后一片長24米、重100噸的T型梁穩穩落在鎮江關站1號五線特大橋橋墩上,標志著成都至蘭州鐵路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下稱“成蘭鐵路成川段”)完成全部T梁架設,朝著年內開通運營邁出堅實一步。
成蘭鐵路成川段位于四川省境內,項目在成都青白江站與既有西成高鐵接軌,經德陽、綿陽至阿壩,在黃勝關與在建西寧至成都鐵路接軌,設計時速200公里,線路全長約276公里,含橋梁52座、15公里以上長隧道5座,橋隧比高達79%,需架設T梁2698孔、5396片。
成蘭鐵路公司成蘭指揮部指揮長肖霞林介紹,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設立了什邡、松潘兩個制梁場,分別供應德勝隧道兩端橋梁所需梁板。當天架設的最后一片梁來自什邡,這里距鎮江關站180公里,其中140公里屬于高原區段。
“高原區段的T梁長距離運輸,面臨很多困難。”肖霞林說,從海拔500米到海拔2500米,一路爬坡,最大坡度20‰,相當于每公里要“爬”6層樓高,運梁車一次只能運4片梁;沿線經過連續長大陡坡隧道群,最長的隧道有28公里,需要克服隧道通信、通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等困難。
中鐵八局成蘭鐵路項目部經理張華介紹,項目部制定高原架梁施工專項方案,針對性采取安全質量保證措施,在鋪架運梁機車上除了常規的監控監測和安全防護外,特別加裝了GPS定位裝置和三元催化裝置,用于汽車定位和尾氣處理;配置氧氣瓶、氣體檢測儀、雨具、常用藥品等,將每個運梁車變成移動“補給站”。由此,實現了全程視頻監控作業,并創造了日架T梁16片的成蘭鐵路架梁紀錄。
運輸難,架設也難。高原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完成最后架梁的鎮江關站,夜晚最低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為了在一個半月內完成351片梁的架設,建設者“兩班倒”、24小時施工,戴著特制的安全保暖帽、加厚工作棉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建設。
全線T梁架設的完成,為成蘭鐵路成川段實現年內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待建成通車后,川西北地區將結束沒有鐵路的歷史,成都至松潘只需 2個小時,對完善中國西部鐵路網,緊密聯系西南與西北,擴大西部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王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