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
沈陽發展五大農業產業 高質量助推鄉村振興
活動現場,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政宇對沈陽市農業優勢產業進行推介。
【資料圖】
新華網沈陽2月9日電 2月9日,在2023沈陽農業品牌賦能行動簽約儀式暨新華網溯源中國“種子計劃”沈陽站活動現場,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政宇就沈陽市農業概況進行介紹,并對優勢產業進行推介。
“環境+資源”點亮沈陽鄉村振興之路
沈陽市地處北緯41度至43度糧食生產“黃金帶”,土地肥沃,降水豐沛,四季分明,非常適合農業發展。同時,農業人才儲備豐富,擁有沈陽農業大學和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沈陽市農業科學院三家科研院所,以及陳溫福、李天來兩位農業學部院士。
近年來,沈陽市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近千億元。同時,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優化布局“4區18園”產業核心承載區,加快主導產業集聚發展,現有“二品一標”農產品總數492個,居全省首位;形成了新民大白菜、小梁山西瓜,遼中鯽魚、玫瑰,法庫牛肉、葡萄,康平甘薯、花生,沈北清水大米,蘇家屯永樂西芹,于洪蛹蟲草,渾南紅樹莓,鐵西鱘鰉魚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品牌。
“結合這些品牌,我們還創新發展出‘沈陽稻夢空間’這樣集生產、休閑、消費為一體的4A景區、產業綜合體,將其打造成沈陽農業的一張靚麗的名片。”王政宇說。
“產業+品牌”推動沈陽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王政宇介紹,目前,沈陽市圍繞稻米、蔬菜、畜牧、漁業、花卉等優勢產業,制定了“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的發展方向,為農產品品牌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稻米產業方面,沈陽市稻米總產量保持在100萬噸左右,種植面積180萬畝,位居全省第一。多年來,該市培育出沈農系列、沈稻系列、北粳系列等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并依托稻米產業鏈,培育了“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等眾多知名品牌產品。目前,全市稻米鏈產值140多億元,加工類龍頭企業35家。
在蔬菜產業方面,沈陽市蔬菜播種面積近百萬畝,產量突破400萬噸。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現有蔬菜鏈龍頭企業22戶。作為東北最重要的蔬菜銷售集散地,產品主要供應北京、吉林、黑龍江等地。
在畜牧產業方面,2022年沈陽市肉蛋奶總產量112.5萬噸,居全省第一,現有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28家,國家級畜牧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0家。其中,法庫奶牛、康平生豬,新民禽蛋,遼中肉牛均被評為國家及省級現代畜牧業示范區。沈陽市畜牧龍頭企業85家,年銷售收入220億元。“禾豐”系列、“昊明鮮雞”、“新輝”雞肉等優質品牌產品在全國熱銷。
在漁業產業方面,淡水魚養殖面積、產量均居東北地區首位。現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48個,漁業龍頭企業7家。新民前當堡鮮魚批發市場是北方淡水魚銷售集散地,是全國水產品20強市場,拉動了周邊地區漁業生產的迅速發展。
在花卉產業方面,年銷售鮮切花2.1億枝、盆花9000萬盆。鮮切花主要品種為玫瑰、百合、菊花等,其中,“遼中玫瑰”2018年獲批“中歐100+100”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并進入中國出口歐洲100個保護產品名單。
王政宇表示,“沈陽農產品品種豐富,品質優良。今天我們與新華網達成合作,播下希望的種子,未來必將在沈陽這塊‘沃土’上結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將推動沈陽農業高質量發展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