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強基礎增動能
(資料圖)
——寫在凌源市啟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之際
中玻(朝陽)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
地處凌源市小城子鎮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渤豐現代農業示范園春色滿園。
核心提示
近年來,朝陽凌源市持續推進結構優化升級,激活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動力,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獲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凌源市將放大優勢,積極擁抱智能時代,強化創新驅動、數字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以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高標準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深入推進花卉產業與旅游業、地域特色文化、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補鏈強鏈延鏈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日前,走進朝陽凌源經濟開發區,企業車間機器轟鳴、工人緊張忙碌,續建項目廠房內一派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發展建設場景。
在中玻(朝陽)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數字化智能檢測車間,正在運轉中的一臺玻璃質量在線檢測設備,每天可以檢測1.7萬重量箱的優質浮法玻璃。目前檢測車間每天都在滿負荷生產。據介紹,去年,中玻(朝陽)新材料有限公司對生產線進行了數字化改造,企業自主研發的玻璃等級分配系統已經投入使用,它實現了玻璃等級的自動分配和抓取功能。被抓取的玻璃數據會被實時統計到企業“集中數據采集系統”,方便管理。目前,企業日生產優質浮法玻璃900噸,年產值5億元。
在遼寧航天宏圖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無人機生產調試,新建生產線正在緊張推進之中。遼寧航天宏圖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務于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氣象等行業部門的無人機生產企業,產品可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大數據分析和信息服務。公司自去年4月份成立以來,已經完成無人機生產360架,傾斜相機40臺。今年,公司計劃繼續新建無人機生產線,建設無人機培訓學校以及校企合作實驗室,進一步拓展應用及服務領域。
據介紹,如今在凌源市,無人機產業正在從無到有、加快集聚,除了遼寧航天宏圖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傲得通用航空器、慈航無人機、阿拉丁無人機等一批高質量項目正加快推進,以無人機產業為代表的“新字號”正在搶占新賽道。
新興產業煥發勃勃生機,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2022年,凌源市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陣地,培育構建重點產業鏈12條,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走深走實。凌源汽車產業加快“喚醒”。航天凌河新能源重卡樣車下線,一汽凌源滬尊新型重卡樣車下線,斯年智駕商用車改裝生產線加快建設,凌源汽車產業這個“老字號”正在煥發新活力。新材料產業加快提升。煒盛數字化改造一期完成,沃凱德可曲面玻璃點火生產,高性能玻纖產業園加快推進,富源礦業數字化生產線加快建設,“原字號”煥發新動能。
今年,凌源市將繼續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大力補鏈強鏈延鏈,推動形成產業集群生態圈。改造升級“老字號”。圍繞4個整車生產資質、2條整車生產線、16萬輛整車產能,加快推進頭部企業平臺化,打造共享發展平臺,壯大產業生態,加快轉化能力。大力引進特種車、零部件等配套產業項目,全力推進航天凌河新能源重卡等項目,確保一汽凌源滬尊新型重卡整車下線、斯年智駕無人重卡生產線投入使用,努力通過重構產品格局,重塑競爭優勢,激活“老”的潛力、提升“老”的價值。
深度開發“原字號”。依托凌鋼、煒盛、中玻等龍頭企業帶動,強化與長城所、遼工大、南玻院等智庫合作,完善產業圖譜,推進產業鏈延展,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快推進高性能玻纖產業園、浩冶特種玻璃等項目,啟動數字化改造企業10家、完成15家,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壯大“新字號”。深入實施新動能培育計劃,敢于向“新”而動、“無”中生“有”,加快推進無人機、中金寰華產業園、高科技激光產業園等新動能項目,積極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關聯項目,集“點”成“鏈”,集“鏈”成“群”,努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強化科技支撐 加速建設農業強市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走進位于凌源市三家子鄉的渤豐現代農業示范園,一排排西紅柿秧苗整齊排列,藤蔓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西紅柿;百合、郁金香含苞待放,嬌艷欲滴,長勢喜人;育苗棚里,工人們正精心培育幼苗;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等自動化設施24小時守護著農作物健康生長。
近年來,凌源市渤豐現代農業示范園有限公司實施國家級數字農業應用創新基地項目,投資1300余萬元購置83套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等設施設備,管理人員通過遠程操控,就能給農作物進行澆水施肥,同時通過安裝升溫系統、降溫系統、遮陽系統、補光系統等設施,給農作物生長提供標準化條件。公司通過對土壤的檢測,進行數字智能化配方,避免盲目投入大量化肥,做到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推動智慧農業實現快速發展。
在公司的示范帶動下,網絡信息技術走進百姓家,很多村民實現了種植智能化、科學化管理。從做“體力活”到干“技術活”,從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村民張艷華介紹,現在只要打開手機,不到1分鐘,農情監測、作物長勢等各種信息便可呈現在眼前,數字農業讓農業生產更便利。
近年來,凌源市在抓實產業、做強基礎中推進鄉村振興。2022年,全市深入推進“一區十園百基地”建設,持續做大“菜花畜果”特色主導產業,設施蔬菜產量達95萬噸、花卉產量達2.7億支。全年新建數字化設施農業生產基地11個,農業數據一張圖實現線上運行,數字農業新格局初步形成。凌源獲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新實施中國百合博覽園、花卉標準化種植基地、研發中心、集配中心等項目12個。中國百合博覽園成為一年四季隨時都能觀賞百合鮮花、全年展示百合品種500個以上的主題博覽園,中國百合測試中心成為國內面積最大、條件最好、優新品種最全的測試中心。
今年,凌源市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完善以花卉產業為引領的全產業生態模式,加快推動凌源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化農業強市邁進,高標準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強化功能性建設。圍繞花卉產業“一核一帶六園N基地”建設,加快建設涵蓋電商、網拍等交易場景的新型交易市場和具有采后處理、冷鏈倉儲、分級包裝等功能的冷鏈物流中心,新建標準化生產基地3000畝,發展經濟型、加工型、觀賞型裸地花卉3000畝。在已有6個產業園的基礎上,在大王杖子、刀爾登再建2個產業園,推動四官營子鎮爭創省級產業園。新建現代農業生產基地20個以上,總量達到120個以上。
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圍繞花卉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中國百合博覽園二期,改造提升主題花園,建設鮮花超市、親子游樂場、草坪婚禮廣場;加快推進錦程花卉二期、永生花等項目,推動花卉產業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市場化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加強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建立院士工作室,加快推進“凌源蔬菜花卉協同創新平臺”、中國農業大學工作站、與省農科院科技共建等重點項目,強化全周期科技支撐,加快孵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打產品。強化品牌引領。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深入實施“三品一標”提升工程,鞏固提升百合、黃瓜等6個區域品牌影響力,新培育省市級名牌產品、知名商標5個以上,推動農業優品優質、優價優譽。
推進產業融合 繪就全域旅游新圖景
眼下,在凌源市萬元店鎮熱水湯村,凌源仙島灣壹號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復工,建設現場一派繁忙。
凌源仙島灣壹號項目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依托凌源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中國溫泉小鎮頤養康養療愈的綜合體溫泉項目。項目服務區包括室內外溫泉戲水區、湯屋、溫泉客房、康養理療區、養生膳食區等。凌源仙島灣壹號項目一期工程計劃于今8月末交工,屆時將提升熱水湯仙島灣板塊特有價值和品牌影響力,拉動周邊的溫泉特色產業發展,提升凌源城市文化內涵和品位。
近年來,凌源市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全力促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叫響了“關東第一站、東北最前沿,京郊漫城、北國凌源”品牌形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凌源市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7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處,遼寧省鄉村旅游重點村1家;遼寧省特色旅游鄉鎮7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12個。
凌源市圍繞發展全域旅游,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區領導小組、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專班,建立全域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出臺《凌源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將旅游產業納入全市工作實績考核。編制《凌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凌源市城市公園體系概念性旅游規劃》,出臺《凌源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優惠政策》,正在編制《牛河梁紅山文化國際旅游度假區概念規劃》及《熱水湯溫泉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城市設計》,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今年,凌源市將充分釋放“一朵花、一只鳥、一池湯、一道光”的時代內涵,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在北部,依托小城子鮮花小鎮、萬元店熱水湯、牛河梁遺址博物館、羅布桑卻丹紀念館等資源,打造大牛河梁旅游度假區;在南部,依托青龍河流域9個鄉鎮物種多樣性的生態基底,用青龍河風景廊道串起紅色革命遺址、歷史古跡、傳統村落等景點,打造青龍河休閑旅游度假區,構建起南北互動的全域旅游格局。推進九頭山-老虎溝景區一體化發展,創建4A級旅游景區。完善提升木蘭山景區,建設城市森林公園。打造“七絕八藝十五味”特色品牌餐飲、凌源百合等特色旅游商品,促進旅游消費,實現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