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變”改革謀新路 鄉村振興沐春風
2023-04-11 14:51:04 來源: 安陽日報摘要摘要“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這是詩人李白對江南水鄉的描述。在湯陰縣韓莊鎮,也有這樣一個如詩如畫的小村莊——小河村。
4月6日,記者一行來到小河村。連片成林的竹海迎面而來,清新的竹香彌漫在空氣中,蜿蜒的道路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沿著竹林小徑漫步,可聽見潺潺流水聲。
小河村位于湯河國家濕地公園腹地,是一個全村只有98戶430口人的小村落。近年來,該村積極實施農村“三變”改革,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路徑,以湯河國家濕地公園為依托,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型農業經濟主體,改善優化村莊環境。該村在原有2.67公頃竹林的基礎上,新增竹林種植面積5.33公頃,對主干路兩側竹林景觀大道、小河竹林游園、湯河堤岸棧道進行了升級改造,并配套了農家樂。現在的小河村風景如畫,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的發展之路。
為了讓游客在小河村“腳下生根”“流連忘返”,自2020年起,該村大手筆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43戶村民集資入股36.3萬元,村集體投資50萬元,建成小河村游樂城。該項目占地約1.33公頃,由村民入股,村委會組織運營。該游樂城冬天運營嬉雪場項目,夏天運營七彩滑道和嬉水項目,除去各項成本,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余萬元。
“俺村緊鄰湯河水庫,水資源豐富,再加上竹林成蔭、小橋流水、空氣清新,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依托湯河國家濕地公園,發展旅游產業,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是必須之舉。”小河村村干部于衛生說。
在小河村村委會南邊,兩座高10余米的現代化連棟鋼構日光溫室大棚映入眼簾。這是小河村為了配套旅游產業,也為了培育新型農業經濟主體,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投資100余萬元建起的占地0.67公頃的連棟鋼構玻璃日光溫室大棚。過去幾年間,大棚內先后種植過甜瓜、藍莓、桑葚和百合花、油葵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體驗農耕文化。
“咱這兒每年到10月左右,菊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會吸引很多游客前來賞菊。種植的野菊花是從華潤三九藥業集團引進的優良品種。湯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野菊花的生長,而野菊花培育基地又處于湯河水庫腹地,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水資源豐富,出產的野菊花藥含量是全國平均標準的兩倍。特色種植帶動了旅游、餐飲、零售、農副產品等產業的發展。”小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勇峰樂呵呵地說。
去年年初,在湯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韓莊鎮與華潤三九藥業集團簽訂了野菊花種植項目合作協議,在小河村建立了中藥材育苗基地,小河村、小莊村、西冢上村、南張賈村等村莊負責種植采收,由該集團以市場價格收購,走出了一條“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之路。
據統計,每年到小河村旅游觀光的游客在10萬人次以上。2021年,小河村村集體收入達25萬元,今年有望超30萬元。該村先后被評為河南省第二批“水美鄉村”、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安陽市鄉村振興示范村。
“下一步,小河村將結合自身優勢,依景致富,以‘一河兩岸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契機,打造集養生、休閑、生態農業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區,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逐步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夯基礎、三產融合促振興、生態宜居優環境、治理有效促文明’的鄉村振興之路。”談起未來的發展,張勇峰躊躇滿志。(記者 郭凡 劉安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