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漢動物園內的白鵜鶘。武漢動物園供圖
武漢動物園七大主題展區之一的濕地鳥區天鵝湖近日已完成升級改造,白鵜鶘、東方白鸛、黑天鵝等水鳥住進了新家。翻新后的天鵝湖根據鳥兒繁衍棲息習性做了重新布局和細節調整,營造出熱帶雨林鳥語林景觀和多樣水禽群落,將帶給游客全新的觀鳥體驗。
圖為鳥瞰武漢動物園濕地鳥區。武漢動物園供圖
(資料圖片)
武漢動物園濕地鳥區包含企鵝島、鳥語林、天鵝湖3個展區,總面積78843平方米,其中天鵝湖是在舊有基礎上進行原址翻新,翻新后總面積35727平方米。當前,這里生活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鵜鶘、東方白鸛,更有黑天鵝、斑嘴鴨、綠頭鴨、赤嘴潛鴨、斑頭雁等游禽,一些外來野鳥也偶爾在此停留。
改造后,天鵝湖中心露出水面的若干小島比以往更大了,并且島的坡度更緩,以供鳥兒歇腳、玩耍或孵蛋。水禽飼養員李濤解釋說,水鳥在野外大多喜歡坡度緩和的濕地灘涂,尤其對幼鳥來說,坡度太大,上岸就很困難。鳥島還將增加一些藤本植物等遮擋物,給水鳥帶來安全感,更有利于它們繁殖。
圖為武漢動物園內的火烈鳥。武漢動物園供圖
湖水經過專業水質凈化處理,形成具有自凈功能的水下森林,最大限度模擬自然水生生態系統。湖岸邊蘆葦、花葉蘆竹、美人蕉、旱傘草等多種挺水植物錯落有致,給鳥兒提供濕地般的生活空間。
圖為武漢動物園內的黑天鵝。武漢動物園供圖
武漢動物園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閉園改造,批復工期為38個月,竣工時間為2024年2月28日。它將被重新規劃為七大主題展區,呈現微型“動物地球村”新格局。
圖為武漢動物園內的東方白鸛。武漢動物園供圖
水鳥的新家到底好不好?武漢動物園邀請專家和市民一起來提建議。
據悉,4月16日,武漢動物園網民園長團隊首席觀察官、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將帶領市民志愿者走進天鵝湖,認識住在這里的飛羽精靈。武漢動物園的豐容師和飼養員,將指導市民志愿者建設生態躲避墻和鳥窩,為鳥兒的新家增加軟裝設施。
此次活動將于4月16日上午9點至12點在武漢動物園舉行。參與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武漢綠化”及“武漢動物園”,在“濕地鳥區天鵝湖”的推文后提交報名信息,名額總計20個親子家庭(每個家庭一大一小)。(孫姝、趙銀斐、鄧麗玲)
圖為武漢動物園內的黑天鵝。武漢動物園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