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日前從2023中國肉牛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我國肉牛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素質持續提升,種業支撐體系更加牢固,優質種源自給能力穩步提升。
我國是牛肉生產和消費大國。去年全國出欄肉牛4840萬頭,年末存欄1.02億頭,牛肉產量718.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8%、4.1%和3%,為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豐富菜籃子產品供給作出了貢獻。
同時,我國肉牛產業發展仍面臨生產發展跟不上消費增長的問題。與會人員普遍認為,我國肉牛產業下一步要持之以恒推進種業振興,進一步提高產業素質,大力發展優質飼草,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加強品牌建設。
與會專家從產業規劃、品種、營養、屠宰和深加工,以及疾病防控等不同角度,探討了肉牛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和保障。
“模式和品牌引領是肉牛產業發展的關鍵。”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說,以夷陵牛產業發展為例,通過“政策、技術、商業”三向發力,打通從“養殖—屠宰—加工—休閑和預制食品”全產業鏈,推動肉牛產業經濟效益、品牌效益共同提升,探索出了夷陵牛“土特產”的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了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中國肉牛產業發展大會現場。(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供圖)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防疫處處長黃濤說,各地要圍繞種、料、病、管等關鍵環節,著力抓好優化布局、推進良繁、示范提升、增加飼草、規范屠宰、防控疫病等工作,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促進全產業鏈發展,做大做精肉牛產業。
本次大會由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和湖北省宜昌市政府主辦,21日至24日在湖北枝江召開。460多名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養牛企業負責人、畜牧獸醫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參會,共同探討肉牛產業發展。(記者侯文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