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臭氧(O3)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首要因素。今天是世界環境日,如何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備受關注。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該廳印發了《廣東省臭氧污染防治(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實施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其中明確,到2025年,廣東省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國家下達目標要求,完成600余項固定源NOx減排項目,10000余項固定源VOCs減排項目,2000余項移動源減排項目,臭氧生成前體物NOx和VOCs持續下降。
8-10月為重點時段
近年來,臭氧已經成為影響廣東省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2023年1-4月,廣東全省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4.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臭氧和PM10作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別為65.5%和17.1%。
(資料圖片)
《方案》明確提出,聚焦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聯防聯控,在鋼鐵、水泥、玻璃、鋁壓延及鋼壓延加工業、石化與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共計12600余項減排項目,加大VOCs和NOx減排力度。
具體而言,《方案》要求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按照近期與中長期目標兼顧、全面防控與重點防控相結合的工作思路,聚焦臭氧前體物NOx和VOCs,參照國內和國際一流水平,加大鍋爐、爐窯、發電機組NOx減排力度,加快推進低VOCs原輔材料替代和重點行業及油品儲運銷VOCs深度治理,加強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等NOx和VOCs排放監管。
同時,堅持突出重點、分區域、分行業、分步驟施策,以8-10月為重點時段,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及清遠市為省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城市,其他城市在省統一指導下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強化臭氧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和技術幫扶,完善臭氧和VOCs監測體系,加強執法監管,切實有效開展臭氧污染防治。
重點防控鋼鐵水泥等行業
關于強化固定源NOx和VOCs減排,《方案》以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為重點,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針對鋼鐵和水泥行業,《方案》要求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和水泥項目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2025年年底前,現有鋼鐵企業、廣東省水泥(熟料)制造企業和獨立粉磨站要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關于強化移動源NOx和VOCs協同減排,《方案》提出,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燃油蒸發排放控制專項行動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其中,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要求全省完善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按要求上傳數據到省遙感監測平臺,并對遙感監測超標率10%以上的重點用車大戶開展入戶檢查。2025年年底前,柴油車遙感監測覆蓋率不低于60%。
關于重點時段減排,《方案》一方面強調聚焦典型行業實施差異化協商減排,根據生產工藝特點、排放標準、治污設施,鼓勵現有企業主動自愿通過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效率等措施深化減排。另一方面要求強化臭氧污染高發時段和季節減排,如合理安排大中型裝修、建筑墻體涂刷、外立面改造、道路畫線、瀝青鋪設等市政工程施工計劃,盡量錯開臭氧污染高發時段(10-18時)和月份(8-10月)(應急施工除外)。
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方案》指出,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5年年底,優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啟動標準。重點城市需綜合考慮區域空氣質量狀況、污染特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一步優化調整啟動門檻,調整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標準。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臭氧污染的控制是大氣污染防治的前沿課題,廣東臭氧污染問題早發現、早部署,積極探索以臭氧為核心的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未來,廣東將上下聯動、持續發力、多措并舉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捍衛“廣東藍”,以環境空氣質量全面改善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杜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