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5月13日電(俞歡)“今年第一季度,方大凈利潤7082.20萬元,同比增長61.36%,其中主要產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200%以上。”提及公司發展近況,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說道,方大集團(以下簡稱“方大”)跑好了開年“第一棒”,為2023年贏得了良好的開局。
作為我國第一批A+B股股票同時上市的民營企業,面對新時代賦予的高質量發展命題,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認為,“高質量發展應該是企業長期堅持的方向。企業應該從創新設計、生產制造到品質管理‘全過程’體現高質量發展意圖。其中,科技創新是發展之本,節能環保是發展導向。”
【資料圖】
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新華網發
創新:爭取下一個我們做到滿意
成立之初,熊建明便在一塊紅板寫下了“科技為本,創新為源”八個大字,這是方大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發展宗旨。
“創新是一個很寬泛的詞。”熊建明表示,“人們談論比較多的創新可能是產品研發方面的,我想企業管理制度創新也是重要一環。”
2022年,方大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不斷加大數字化、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以信息化技術進行生產施工全流程管理,從設計源頭減少出錯率,保障生產工藝;以自動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以數字化技術提取、整合生產過程信息形成經營數據。企業管理通過對經營數據分析、判斷,動態調整生產經營業務,實現“以機代人”的高效管理模式。
熊建明認為,人才是保障企業產品創新活力的核心要素。方大設立了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設計院等研發機構,保障企業高水平研發需求。“我們每年都會投入不少于銷售收入5%的研發費用。”
同時,方大善用“外腦外智”,與專業機構院校進行合作,借助院士、專家等外部力量,推動產業化進程,提升產品能級。
“方大以滿足客戶需求為質量管理的出發點和目標,不斷培養高水平管理和技術人才,不斷開拓質量方面的新領域和潛在方向,用研發投入換來高技術,用高技術保證高質量。”熊建明說。
“已經做過的產品不能說是100%滿意,但是我們一直在尋求下一個做到100%。”從1996年,由方大設計、制造、安裝的深圳新聞大廈彩板幕墻工程通過驗收,到使用“薄紗”幕墻外衣的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城市建筑“外衣”凝聚著方大創新發展的智慧結晶。
低碳:節能環保發展之路從未動搖
“在生產過程中兼顧低碳環保,這是我們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做到的。”熊建明表示,“通過幕墻產品的升級來減低建筑能耗,有利于‘雙碳’目標的實現。”
熊建明以深圳方大大廈為例進行介紹。這座大廈建成于2002年,是由方大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建成的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工程。該大廈光伏組件作為大廈電梯井頂部的采光頂幕墻面出現,至今仍可為大廈提供電力支持。
新材料的創新使用,對綠色可持續發展也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熊建明說道:“例如PVDF鋁單板,方大采用納米技術減少臟污附著,從而降低清洗頻次,也能夠起到很好的節能環保效果。”
此外,“我們逐步把所有工廠向智能化轉變,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排放,特別是提升原材料能源的使用效率,這也是節能環保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我們工廠化水平也在提高,也就是裝配式建筑。我們現在看到的在工地施工的幕墻,80%的工藝流程都在工廠,剩下20%左右是在工地安裝完成。”在熊建明看來,“通過創新技術手段推動幕墻‘智’造,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環保要求。”
熊建明進一步解釋道,方大盡量把傳統工藝流程全部安排在工廠里面,不僅可以提高效率,同時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高施工現場的文明程度。最重要的是,把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作為推動環保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可滿足企業對節能減排的需求。“這在一批批工程實踐中,也得到了客戶良好的反饋。”
未來,方大集團將堅持“科技為本,創新為源”發展之道,積極踐行節能環保發展理念,以開局精彩爭奪全年“滿堂彩”,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再添澎湃動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