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大豐區大中街道紅花村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整治環境提升村莊面貌,加快發展村級經濟,帶動村富民強,促進鄉村振興。
提升人居環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今年以來,紅花村對4條河道進行清淤換水,實施河坡刷坡,整治農戶家前屋后亂堆亂放18處。在全村進行自查自糾,以組為單位組織保潔人員發動村民參加家前屋后及村莊環境整治活動,共清理衛生死角4處,整治家前屋后達48戶。發動廣大村民參加環境整治活動,與老黨員、老干部、村民議事代表廣泛協商的基礎上,積極發動群眾搞好家前屋后垃圾清理。對各組網格員壓實責任,定期巡查,不留死角,對環境保潔隊伍進行一輪篩選和補充,建立和完善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用制度來管理和約束,明確劃分保潔區域,落實保潔人員責任,所有保潔員進行競爭上崗,嚴格執行保潔員獎懲制度,激發和調動工作積極性。
搞活村級經濟。紅花村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標方案,將老村部和漿紗產閑置廠房進行翻修整理并已出租,增加集體收入。利用村購買的垃圾清運車,與恒南、恒豐等村簽訂垃圾清運協議,通過運行促增收。利用抖音等平臺,積極打造網上直播農產品銷售。在大豐團區委幫助和協調下建立抖音賬號“紅花故事”。利用合作社平臺吸引有能力的社會資本進入紅花村發展苗木花卉產業,構建“合作社+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帶領農戶外出學習先進種植模式,村集體先行種植花卉基地,給群眾帶好頭,做好榜樣。挖掘紅花紅色“支前文化”,打造支前布鞋的手工藝品,帶動部分在家閑置人員參與進來,增加村民收益。
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書記工程”大走訪活動,深入群眾家中,探討紅花村苗木花卉產業的升級改造。積極對接南京農業大學,對紅花村花卉種植提出科學性建議。聯系有種植花卉經驗的社會資源,幫助種不動田的老年人,將土地流轉給有能力種植的人群。通過“書記工程”大走訪活動,深入與群眾做好溝通,在充分地尊重群眾意愿前提下,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產業升級調整,讓村干部和黨員同志先干起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對接農業大學等優質資源,請專家對紅花村產業升級進行科學技術指導。繼續幫助無力種植的老年人,調整好手中土地資源,讓有需要能種植的群眾來種植,既解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又讓土地不閑置增加效益。(陳正坤)
曾路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