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網訊漫步五緣灣,城市綠肺空氣清新,白帆游艇碧海逐浪。水清岸綠的湖邊水庫,綠意蔓延伸展,游人踏青游憩……居住在廈門市湖里區,居民真切感受到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相關資料圖)
湖里區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圖片來源:湖里區委宣傳部)
2022年,湖里區再次交出一張生態環保工作亮眼答卷: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在六區排名第一;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土壤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實現“三個100%”;獲評2022年度全國工業百強區、福建省城市發展“十優”區、福建省平安建設示范區等榮譽,后坑社區納入國家級城市更新試點……
近年來,湖里生態環境局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湖里區奮力建設“兩高兩化”中心城區注入更強勁的綠色動能。
節能環保
錨定雙碳戰略目標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湖里區嚴格執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生態環境準入等要求,將綠色發展、節能環保理念貫穿于發展過程中。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湖里區跑出加速度。2022年以來,該區先后完成5個二星級低碳社區創建,打造盛德東南新能源電動汽車生態園三星級低碳園區、五緣灣濕地公園二星級近零碳排放示范景區。象嶼綜合保稅區成為全國首個零碳綜合保稅區。五緣灣北社區琥珀灣低碳社區等3個低碳項目被省生態環境廳推薦申報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亮點頻出。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創新搭建綠色供應鏈體系。“堅持創新驅動‘航空+’積極構建綠色供應鏈生態圈”入選生態環境部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案例匯編。
綠色轉型,為高質量發展筑強“引擎”。近年來,湖里區全力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精密制造、高端制造轉型,以科技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數據,印證高質量綠色發展成效——8家企業10個技術項目入選《廈門市2022年綠色技術與產品目錄》,兌現15個節能技改項目資金2528萬元、4個節能科技項目資金290萬元。3家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精準治污
堅持污染防治攻堅著力改善環境質量
如何守護藍天碧水凈土?湖里區始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
打好藍天保衛戰,湖里區深入實施百日攻堅,嚴控工地揚塵,嚴禁露天燒烤,落實源頭減污……2022年共完成工地揚塵督查考評96次,糾正勸導露天燒烤107起,指導93家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開展自查和整改。
打好碧水保衛戰,湖里區持續開展“查、測、溯、治、管”行動,落細落實河(湖)長制。2022年,8個片區44.4平方公里正本清源項目進入收尾。湖邊水庫、新豐湖、埭遼湖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功能區劃要求。“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打好凈土保衛戰,2022年以來該區共完成8家涉重金屬企業排查,督促3家土壤重點監管企業完成年度自查自測,15個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通過專家評審。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保持100%。
與此同時,湖里區強化環境監管執法與環境風險管控,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企業自行監測完成率100%。網格化環保監管巡查上報事件數17480條。
綜合施策
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守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生態不僅要做好預防、打擊的“前半篇文章”,還要著眼做好生態修復、補償的“后半篇文章”。湖里區注重綜合施策,全面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守護生物多樣性。
深入開展河湖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執法工作,嚴厲打擊轄區內湖邊水庫、埭遼湖和五緣灣水域周邊違法建設、渣土傾倒和無證開采、販賣無證開采砂、石、土資源等違法行為,有效防止水源污染。
守好生態敏感區,湖里區先后開展雙獅山山體提升改造,仙岳山生態控制線內違建巡查管控工作……截至目前,湖里區森林覆蓋率8.95%,森林蓄積量2.4萬立方米;濕地保有量2996公頃,自然岸線保有率21.75%。
與此同時,湖里區深入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已分批分類推進22個城中村“兩改造三提升”。同時策劃高崎漁港、帆船游艇碼頭、五緣灣旅游景區等一批重點項目。(許曉婷 趙文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