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廊坊中級人民法院堅持把提升審執質效、重塑“廊坊經驗”、推進司法民主“三大工程”與執行工作深度融合,狠抓執行管理,深化執行改革,加強執行聯動,轉變執行作風,推動執行工作全面提升。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今年4月份以來,廊坊兩級法院質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三名,廊坊中院本級位居全省第二名,執行工作邁入全省先進行列。
據了解,2021年以來,廊坊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160177件,執結136154件,執結率為85.00%,執行到位金額為175.13億元。市中院本級受理各類執行案件4089件,執結3591件,執結率為87.82%,執行到位金額為74.16億元。兩級法院執行法官人均結案2368件,市法院執行法官人均結案599件。今年截至7月7日,廊坊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42311件,同比增長53.23%;執結37040件,同比增長43.71%;執行到位金額為87.78億元。
深化執行工作集約化、扁平化改革。全力推廣運用省級重大調研課題《執行工作規范化新機制新對策研究》成果,制定《關于繁簡分流、分段運行執行模式實施細則》,對執行工作各流程環節進行解構、壓縮、重組,形成“繁簡分流、五段運行、節點控制、精細管理”的執行工作規范化新機制,構建了“人員分類、事務集約、權責清晰、配合順暢”的執行權運行新模式。
創新聯動機制,破解查人找物難題。2022年初,與市公安局、自規局、住建局、稅務局聯合制定《關于公安機關協助人民法院查詢被執行人信息及扣押被執行人車輛的若干規定》《關于協助司法拍賣不動產的若干規定》。完善對“老賴”的臨控措施,同時引入4條車輛查控專線建立“警法服務站”,有效解決制約司法拍賣不動產過程中的準購、涉稅、過戶以及車輛查控等“查人找物難”問題,執行完畢率、執行到位率得到大幅提升。
強化執行和解能力,提高執行和解率。全面深化“廊坊經驗”重塑工程,本著多和解、少強制的原則,用心用情用力促使當事人相互諒解,達成和解。注重執行案件立案前、財產處置前“兩前”發力,建立預查封、預拍賣、預審計、預信用懲戒通知制度,不斷提高執行和解自動履行率。目前,廊坊中院執行局已總結提煉出“典型案例引導法”“親情懇談介入法”“將心比心調解法”“放水養魚和解法”四項執行和解措施,貫穿于執行案件辦理全過程,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執行和解案件17434件,占到首執案件執結率的24.93%。
實質化解涉執信訪案件,不斷增進司法和諧。扎實開展執行信訪“百日攻堅”專項活動,組織開展“我為申請執行人代言”活動,邀請人大代表參與執行案件監督、信訪案件化解工作。堅持從立案開始對執行案件進行風險評估,爭取信訪工作第一階段主動權,實現變“上訪”為“下訪”。積極引入基層力量參與化解執行信訪,鼓勵引導村干部、網格員參與調解工作,促進執行案件和解。2021年以來,兩級法院共受理最高法、省高院交辦的涉執信訪案件388件,已全部化解。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27件,發放司法救助金715.31萬元。
注重執行公開,強化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訴訟服務大廳、門戶網站、微信、微博以及新聞媒體等渠道向社會公開執行流程、執行裁判文書和執行信息,推送典型案例,推進執行案件全流程公開。搭建當事人與法官溝通平臺,充分利用陽光執行APP、信訪接待日、網上視頻等方式手段,聽取當事人意見建議,最大化落實案案見面機制,著力構建開放透明的執行權力運行機制。
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提升司法公信力。2021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先后召開聽證會67次,開展集中執行活動169次,召開新聞發布會25場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邀監督員、檢察官,以及各界人士共500余人次蒞臨現場見證指導。
拓展互動渠道,引導公眾參與執行。針對當前執行工作壓力大,干警很難抽出充足時間外出調查取證的實際,廊坊兩級法院鼓勵支持當事人委托律師參與執行工作中,依法保障律師調查令實際應用需求,不斷發揮律師調查令在查明被執行人信息、可供執行財產、節約司法資源等方面的作用。近兩年來,廊坊兩級法院共發放律師調查令199件,通過執行律師調查令查詢反饋財產線索執結案件98件,有效打擊了被執行人規避執行、拒不執行行為。
關鍵詞: